永磁空压机有消磁的风险吗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知识>>新资讯

疫情之下,中国制造业应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04-17 07:10:50   点击率: 823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高翔表示,调研分析表明,在SARS疫情发生当年(即2003年),制造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不仅大于当年服务业贡献,也大于邻近年份制造业贡献,说明制造业在疫情发生后对经济增长具有更高的贡献率。
  同时,制造业占比高的城市在SARS疫情后复苏的更快,效率更高,表明制造业在城市发生疫情后经济复苏和持续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显然,稳定制造业尤其是广大的中小制造企业,就是稳中国经济。
  一方面,正如曙光公司所言,这段时间对企业来说是危机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是企业苦练内功的时机,如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与流程;构建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做产品,将产品做到极致,为客户创造价值;加大企业运营的信息化与数字化、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注重协同创新等。
  有的企业甚至找到了新的市场机会。比如,芜湖拓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超认为,“此次疫情让我们见证了服务机器人在特殊时期和特定场所的巨大应用市场。在紧急情况下,服务机器人可以提供有效支持,避免人员间直接接触,为特殊情况的应对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政府则要做托底工作。
  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前,苏州、北京已经出台相关措施,以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
  针对疫情发展以及可能对制造业带来的影响,王鹏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要在保障安全、满足防疫要求的前提下,有序组织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尽快复工,一些自动化水平较高、疫情较轻的地区要下大力气去促进企业复工,千方百计保障劳动力和原材料供给。
  二是,要特别关注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制造企业的困难,他们的资金储备等抗风险能力较低,在政策层面要从金融、财税等各方面给予支持。
  三是,宏观政策也应根据疫情冲击程度适当采取对应措施,比如货币政策要适当增加流动性投放,使得企业在复工后有一个宽松的融资环境。同时,针对防疫措施暴露出来的基础设施、民生设施和物资储备等方面的短板弱项,要现在开始进行相应谋划,加大投资力度,通过投资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并对经济进行理性刺激,从而给制造业企业营造市场需求的空间。
  我们要看到,疫情之下,制造业更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给制造业尤其是广大中小微企业更多政策支撑和扶助,共渡难关,乃是当务之急。

上一篇:疫情对制造业影响有多大?

下一篇:节能空压机主要用于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