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路系统堵塞:润滑油循环通道受阻
油路堵塞是空压机断油的常见原因,主要源于油滤、油管、油分芯的物理或化学堵塞,以及油质劣化的加剧作用。油滤长期未更换会积累金属碎屑、积碳等杂质,导致过滤孔径缩小甚至完全堵塞;油管内壁可能因高温氧化生成胶质或结焦物,阻碍油液流动;油分芯破损或堵塞时,油气分离效率下降,润滑油被大量带入气路,实际循环油量不足。此外,油质劣化(如润滑油氧化变质生成胶质、积碳)会进一步加剧堵塞风险,形成“堵塞→油量不足→更易堵塞”的恶性循环。
二、油位异常:润滑油量不足
油位过低会导致油泵无法吸入足够的润滑油,无法建立正常油压,进而引发断油。主要原因包括:润滑油未及时补充(未按维护周期添加)、油路泄漏(密封件老化开裂、接头松动、油管破裂)、油箱设计缺陷(如油箱容量过小或回油管安装位置过高,导致油液无法顺利回流)。
三、油泵故障:供油动力中断
油泵是润滑油循环的动力源,其故障会直接导致供油中断。常见故障包括:油泵磨损(齿轮、叶片或柱塞磨损,导致泵油量下降或完全不泵油)、电机损坏(电机烧毁或接线松动,油泵无法运转)、联轴器失效(联轴器断裂或弹性元件损坏,导致油泵与电机脱开)。
四、控制系统故障:供油指令失效
控制系统故障会导致断油指令无法正确执行或误判。例如:油压传感器故障(积碳、接线松动或传感器损坏,误报“油压正常”信号,掩盖真实断油情况);PLC程序误判(控制逻辑错误或程序紊乱,错误发出停机或断油指令);断油阀(电磁阀)故障(电磁线圈烧毁、阀芯卡滞或弹簧失效,无法正常开启或关闭,导致油路截断)。
五、断油阀故障:油路截断装置失效
断油阀(尤其是常闭型电磁阀)是控制润滑油进入主机的重要部件,其故障会导致停机时无法关闭(润滑油反喷回机头)或运行时无法开启(无油进入主机)。主要原因包括:阀芯卡死(油垢、杂质堆积或弹簧变形,导致阀芯无法移动);弹簧失效(弹簧张力减弱或断裂,无法推动阀芯复位);电磁控制失灵(电磁线圈烧毁,无法驱动阀芯动作)。
六、环境与操作因素:间接引发断油
极端环境或不当操作会增加断油风险。例如:环境温度过低(如冬季),润滑油黏度急剧升高,流动性变差,可能导致“假性断油”(油液无法顺利流动至主机);冷却系统失效(冷却器堵塞、风扇故障),导致主机温度过高,润滑油氧化加速,黏度下降,进一步加剧油路堵塞或油泵吸油困难;长时间超负荷运行,主机负载过大,润滑油消耗量增加,若未及时补充,易导致油位过低。
上一篇:预防优于补救:日常运维的关键措施
下一篇:空压机电机运转但不产气的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法